凯发APP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

全国加盟咨询热线:

400-123-4567

央视公开094核潜艇核心舱室画面懂得都懂096可能已经服役。

文章作者:小编 浏览次数:发表时间:2025-08-07 21:55:17

  2025年7月31日,八一建军节前一天,央视军事频道发布大型9集纪录片《攻坚-矢志强军向一流》。第一集是海军战略核潜艇094纪录片。里面画面是目前为止尺度最大,画面最清晰的。懂得都懂

  在纪录片中,这艘被军迷称为“094G型”的战略核潜艇,其指挥围壳经过修形处理,取消了舷窗并增加填角结构,显著降低了潜航时的湍流噪声。

  通过增大艇体背部直径,部分缓解了传统“龟背”设计对流线型的破坏,导弹发射筒容纳能力也有所提升。

  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型艇载大直径VLS发射装置,支持“一坑三弹”技术,理论上12单元发射装置的载弹量可提升至36枚。这种改进让094G的威慑力大幅增强,但更重要的是,它的高调亮相传递出明确信号:更先进的型号已经成熟。

  此次央视不仅展示了驾驶室、海图室等关键部位,甚至连反应堆舱的部分结构都清晰可见,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罕见。这种“突破常规”的做法,实际上是在向外界宣告: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了更先进的水下作战平台,094G作为过渡型号,其技术细节已不再需要严格保密。

  事实上,094G的升级本身就为096的服役埋下了伏笔。通过改进静音技术、优化导弹搭载能力,094G为096的研发积累了关键数据。

  根据开源信息推测,096型战略核潜艇采用了12米直径的大直径耐压壳体,彻底告别了困扰中国核潜艇多年的“龟背”设计。

  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航行阻力,还使潜深突破650米,超过了俄罗斯“北风之神”级的450米和美国“俄亥俄”级的300米。

  更令人惊叹的是,096配备了马伟明院士团队研发的无轴泵推技术,通过电磁力驱动环形水流推进,彻底取消了传统传动轴,将机械噪音降低30%以上。

  美国海军研究所的模拟推演显示,对094的探测距离是70公里,而对096则骤缩至不足10公里。

  在打击能力方面,096搭载的“巨浪-3”潜射洲际导弹堪称“国之重器”。这款导弹射程超过1.4万公里,从南海发射即可覆盖美国本土,每枚导弹可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,末端突防速度高达15马赫,能轻松突破现有反导系统。

  2025年5月的试射中,“巨浪-3”在狂风12级的恶劣海况下,仍以15米精度命中8000公里外的移动靶标,其性能甚至超过了美国“三叉戟II”导弹。一艘096携带的24枚导弹,可同时打击240个战略目标,总核当量相当于数百个广岛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096还集成了量子通信、北斗导航和蛟龙声呐等尖端技术。在指挥舱内,AI系统能同步分析200个水下目标的声纹特征,并通过北斗卫星实现厘米级定位。

  这种“深海信息化”能力,使096不仅是一个移动的核打击平台,更是一个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“智能堡垒”。

  096的服役彻底改变了中国海基核威慑的“脆弱性”。此前,094型核潜艇因“巨浪-2”导弹射程不足,必须前出至西太平洋危险海域才能威胁美国本土。

  而096依托“巨浪-3”的全球覆盖能力,只需在南海300米深的海沟中潜伏,就能完成战略威慑任务。

  在亚太地区,096的部署直接冲击了美国的“岛链封锁”战略。6艘096携带的72枚“巨浪-3”导弹,可在15分钟内将关岛、夏威夷等美军基地化为焦土。

  菲律宾、日本等国的军事部署被迫重新调整,菲律宾巡逻船已悄然从南海争议海域撤退200海里。

  国际社会对096的反应呈现两极分化。美国智库“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”在报告中警告,096的综合性能已与美国在建的“哥伦比亚”级相当,部分指标甚至领先。

  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,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,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,“我们不寻求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”。这种“威慑而不扩张”的策略,正在重塑全球核战略的线年首艘核潜艇下水时的“海底拖拉机”,到今天让美俄闻之色变的“深海幽灵”,中国核潜艇走过了半个世纪的追赶之路。096的服役,不仅是技术突破的里程碑,更是国家工业体系全面升级的缩影。

  正如纪录片中一位潜艇官兵所说:“真正战争打响的那一天,我们只等待一声号令,义无反顾地把导弹打出去。”这种底气,来自于无数科研人员隐姓埋名的付出,更来自于一个大国对和平的坚定守护。

  当096悄然游弋在太平洋深处,它承载的不仅是核威慑的使命,更是一个民族对尊严与安全的永恒追求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深海博弈中,中国正以不可阻挡的姿态,书写着属于自己的“战略时刻”。

回顶部